科技帶來的方便,讓我得以快速獲得資訊並與人連結,然而透過《在一起孤獨: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,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?》這本書,讓我反思科技帶給我的人機關係與人我關係的確需要調整,我意識到了我與科技的連結不如預期健康,與人的關係也因此產生變化。
一切的變化來自於一個自體客體的概念,這個概念跟線上遊戲或是虛擬角色的意思接近,只是我們把自我狀態從一個遊戲世界延伸到一個裝置,不只是透過虛擬角色建立關係,也透過裝置去呈現自我。有點類似投射測驗,我們對著螢幕從投射到投入,然而虛擬空間雖然提供某種連結,卻未必需要付出什麼去維持。
同場加映:【讀影】脫稿玩家-脫稿成為新篇章
他人在扮演自體客體的角色時,會被感受成這個人自我的一部分,因此和脆弱的內在狀態完美融合。自體客體被投射成這個人需要的角色,但在這樣的人際關係裡,失望勢必接踵而至。
經過這段使用智慧型裝置的旅程,我發現自己漸漸的把原先的“工具”變成一種關係維繫的媒介,甚至變成某種依據。所以,面對螢幕,我投入了很多很多自己的感受與理解,但就算好像有了好多好多刺激,卻不覺得踏實、足夠,就算有再多的文字、貼圖或影音,都不及真實的互動,即使如此,隔著螢幕也沒辦法讓我不投入任何情緒,或者更精確的說“放感情”。所以隨之而來的,是出乎意料的失望,我開始覺得自己在關係中不斷地失落,盤旋在各個社群媒體中失落,到了有點無處可逃的地步。
老實說,這樣的演變也是始料未及。以前我看到別人交網友修成正果或者是被騙,總有一種局外人的感覺,不覺得這種方式會是交友的可能,也不覺得線上的交流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,會成為“關係”的一部分。因此,當我突然發現自己開始依賴手機或社群媒體的互動時,其實蠻意外的。更別提在真實的互動關係中被虛擬世界綁架,我想都沒想過。
畢竟以前要扮演別人並不容易,模擬的趣味限定在遊戲中,生活中很難不以實體的面貌去呈現,但是現在門檻極低,只要打開iPhone就可以輕易做到。現在每個真實的人,都變成可存取的帳號,可以截取想要的、需要的、喜歡的部分,慢慢的把完整的人解體,也把自己的真實解體。我用著智慧型手機,捲動著螢幕,看著自己和別人的人生在臉書的動態消息、IG的照片中「捲動」,所有的訊息與感受都一閃即過,明明是真真實實的存在,卻像跑馬燈一樣消逝,好像用一個遙遠的視角在看著自己的人生。
「我覺得我是一個龐大東西的一部分,網路與世界在我眼中成了一樣東西,而我是其中的一部分。人也是,我不再把他們視為個體,他們也是這個大東西的一部分。」
當我跟裝置的界線越來越不清,跟人的界線好像也越來越不清,帳號跟我之間的關係到底誰是真實、誰是虛擬的,是誰扮演著誰。如果沒有覺察到這種虛擬與現實並行的生活型態,因著我使用科技工具的時間比例與依賴程度動態變化,覺察對關係的影響,漸漸把自己或他人物化,那麼我想對我而來說是危險的。
總而言之,提醒自己,擁抱科技帶來的方便,同時也記得不要依賴,時常保持覺察,我想我和科技還是可以當朋友的。
同步刊於:象寶的方格子
後記
相信未來變幻莫測,自我千變萬化才有意義;人和資料永恆不滅,千變萬化就失去意義。
因為這本書帶來的提醒與反思,讓我思考與其說留下大量的線上紀錄,證明曾經存在,不如說真實的去互動,體驗每個當下的真實。
遺忘是有目的的,那提供了「我們是誰」的線索。
雖然歷史回顧對回憶是有幫助的,偶爾可以緬懷、想念當初的時光,但會記得的事物想必有其意義,相信所有的安排都是好的,離開的、留下的都是我的一部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